儒學與西方文化
儒學中的孔子思想在西方流傳至少已有300年的歷史。孔子學說被介紹到西方後,孔子就與希臘古代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一樣享有盛名。絕大部分西方人對孔子尊敬有加。譬如德國柏林得月園的人口處,矗立著兩米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花崗石基座上刻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文字。看來某種程度上德國也接納了孔子在世界文化上的重要性。德國人還把孔子和康德共同尊為教育學的奠基人。德國前總統約翰內斯•勞說:「中國的先哲孔子在德國廣為人知,他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能給人們深刻的啟迪。」這位古代東方哲人的形象出現在這個偉大哲學家輩出的國度的公共場所本身,就說明了孔子在德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僅在德國,在美洲孔子也備受推崇。西方出版的「100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中,排名第五的是孔子,美國人還尊孔子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當羅馬傳教士來到中國,看到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時候,他們震驚了,因為耶穌也曾說過:「你們想讓別人怎麼對待自己,就應該怎麼對待別人。」但是,耶穌比孔子要晚整整5個世紀!這兩句名言在西方也都被稱為「黃金律」。雖然孔子不是宗教創始人,但國外卻常把孔子與耶穌、穆罕默德以及釋迦牟尼相提並論。西方不少儒學學者也往往從基督教文化的角度研究孔子。他們認同或欣賞儒家價值,致力於儒學及其現代意義的研究。 和古代希臘哲學思想一樣,儒家學說的傳播和發展也不應受地域限制。波士頓大學的南樂山(RobertC.Neville)教授認為,儒學為了能夠成為一門「世界哲學」,必須在實踐中接受文化的多樣性與多元性的挑戰。
在法國17世紀晚期,中國清朝的康熙時和法國的路易十四時期,就開始了最早的學術聯繫與合作。18世紀,在整個法國掀起了中國熱。19世紀初,法國又開歐洲「經院漢學」之先河。法國素有歐洲漢學中心之稱。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國的廣泛傳播,曾對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和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起過重要的思想啟迪作用。1988年,世界諾貝爾獎得主集會巴黎,聯合宣稱:人類若生存於21世紀,必須回到2500年去孔子那裏尋找智慧。
18世紀後半期,英國人紛紛學習漢語,深入瞭解中國文化。英國著名語言學家威廉•鐘斯爵士(Sir William Jones,1746~1794)就是通過學習漢語對中國的思想和文化傾注熱情的。1770年間,他閱讀儒家《大學》之後寫下了《大綱》,首先對「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進行解釋,認為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善」,自己的善、一個人的善,推而至於全人類的善。
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政府財政部特設一委員會,制定了加強漢學及整個東方文化研究的措施。牛津大學偏重於古典文獻的教學與研究,公共必修科目為《左傳》、《孟子》,選修科目為《孝經》及唐宋傳奇等,詩為《詩經》和唐詩。劍橋大學重視中國古代史、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學史的教學,重視《孟子》、《荀子》等儒家經典和《史記》、《漢書》、《水滸傳》、《紅樓夢》等文史經典的研究。倫敦大學、里茲大學等都設立了「中國學」研究機構。
20世紀末,舉世聞名的《新不列顛百科全書》,專立「儒學」條目,參考世界各國最著名的也最具有代表性的關於孔子及其學說的著作之後寫成,對孔子其人及其家世和孔子所處的時代作了詳細的介紹,對孔子的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孔子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孔子的評價、儒學的發展及儒經等問題作了全面而系統的論述。
在西方當然不只有孔子思想被傳播著,道家老子與莊子都有翻譯本,只是提到中華文化的代表,孔子所代表的儒學傳統、禮樂文化仍是最具代表性的。
撰稿人:簡逸光,佛光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資料來源: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